從財庫看風向:2025 年哪些山寨正被企業「真金白銀」買單?

撰文:0xResearcher

如果說行情是情緒的溫度計,那麼「財庫配置」就是企業的投票器。 誰把真金白銀寫進資產負債表,押注哪些山寨幣,往往比社交媒體的熱鬧更可靠。 2025 年,我們在公開披露裡看到越來越多上市公司把非 BTC、非 ETH 的代幣納入財庫,比如 AI 賽道的 FET、TAO,新型 DeFi 基建的 HYPE、ENA,以及支付老將 LTC、TRX,甚至還有社群色彩更濃的 DOGE。 這些持倉背後,既有商業協同,也有資產多元化的訴求,更給了普通投資者一個「看風向」的窗口:誰在買、為什麼買、買了之後怎麼用。 從這些問題出發,你會更容易分辨強敘事與弱敘事,理解哪些山寨在被「機構化的資金」認真對待。

為什麼看財庫配置?

用「企業真金白銀」識別強敘事。 第一,因為它更難作假。 公司一旦把代幣寫進財報或監管文件,就意味著管理層要對持倉規模、會計政策、託管與風險做說明,這比「喊口號」更有約束力。 第二,因為它更接近「用而持」。 這次財庫潮裡,不少公司並非只買代幣,還同步簽了技術合作、引入代幣作為產品使用或做鏈上質押收益,典型如 Interactive Strength 計劃購入約 5,500 萬美元 FET 並與 fetch.ai 籤合作、Freight Technologies 將 FET 與物流優化場景綁定、Hyperion DeFi 把 HYPE 用於質押並與 Kinetiq 打通收益與抵押路徑、TLGY(擬併入 StablecoinX)計劃建立 ENA 財庫押注 Ethena 的合成穩定與收益結構。 這些動作的共同點是:代幣不僅是價格,更是「憑證」和「油料」。 第三,它為普通投資者提供了另一條路徑。 你可以直接研究代幣,也可以通過研究持有這些代幣的上市公司獲得「間接敞口」。 當然,這是一把雙刃劍:小市值公司疊加高波動代幣,股價往往成為「代幣代理」,漲跌會更猛。 如果你走「股票間接敞口」的路子,倉位控制和節奏感就格外重要。

從 2025 年市場背景來看,這一趨勢正在加速。 宏觀上,美國現貨型加密 ETF 的落地提升了風險偏好,BTC、ETH 的強勢給了山寨一個「由點到面」的外溢窗口,優質賽道獲得更多關注。 公司側的態度也在變化:從幾年前的「試探性持有」,...

查看原文
1.22萬
1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